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黄园教授来药学院学术交流
2015-06-24 09:03:19
6月18日,应张志平教授等的邀请,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副院长,成都市药学会理事、四川省新药评审委员黄园教授前来药学院进行学术交流,为大家作《克服生理屏障的纳米递释系统研究》的报告。报告由项光亚副院长主持,李高,黄建耿,谭松巍老师以及药学院各专业研究生及本科生参加。
黄园教授在报告上从三个方面阐述了纳米载药系统的研究及应用,首先介绍了口服载蛋白多肽药物的研究背景以及目前研究的限制,就现在的瓶颈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设计了分别针对肠上皮细胞屏障(M细胞,杯状细胞,普通肠上皮细胞)靶向的载药纳米粒,并重点对增强M细胞靶向性进行了研究,接着对未来生物大分子药物口服给药系统的研究提出了几点展望,分别为提高生物利用度,提高安全性,降低胃肠道其它因素的影响等。最后黄园教授又对肿瘤细胞核靶向药物进行了相关介绍,简要阐述了针对增强肿瘤细胞核靶向而对药物纳米载体进行粒径,电位,配体等一系列修饰,使得纳米递送体系在治疗肿瘤方面更加具有特异性和突出的治疗效果。
黄园教授,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副院长,全国药学教育研究会理事、教育部高等学校药学类专业教指委副秘书长、中国临床药学教学基地建设评审专家、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药学类规划教材常务编委、成都市药学会理事、四川省新药评审委员。目前研究方向为 靶向给药系统的构建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包括口服胃肠道定位释药系统的研究;口服蛋白多肽类药物给药系统的研究;肿瘤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药物新剂型、新制剂的研究。获得多项奖项包括:第十一批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2015);2013年度四川大学唐立新优秀青年科研之星奖;针对多种器官组织或细胞的靶向释药系统的构建、表征及靶向特性研究;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药学会2009年“中国药学会-石药集团青年药剂学奖”;第十届四川省青年科技奖等。受邀担任Mol.Pharm杂志专刊“Recent molecular pharmaceutic development in China”客座编辑,负责国家重大新药创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以及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博导类多项课题。近五年以通讯作者在ACS nano、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发表SCI收录论文30余篇。
黄园教授在报告上从三个方面阐述了纳米载药系统的研究及应用,首先介绍了口服载蛋白多肽药物的研究背景以及目前研究的限制,就现在的瓶颈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设计了分别针对肠上皮细胞屏障(M细胞,杯状细胞,普通肠上皮细胞)靶向的载药纳米粒,并重点对增强M细胞靶向性进行了研究,接着对未来生物大分子药物口服给药系统的研究提出了几点展望,分别为提高生物利用度,提高安全性,降低胃肠道其它因素的影响等。最后黄园教授又对肿瘤细胞核靶向药物进行了相关介绍,简要阐述了针对增强肿瘤细胞核靶向而对药物纳米载体进行粒径,电位,配体等一系列修饰,使得纳米递送体系在治疗肿瘤方面更加具有特异性和突出的治疗效果。
黄园教授,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副院长,全国药学教育研究会理事、教育部高等学校药学类专业教指委副秘书长、中国临床药学教学基地建设评审专家、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药学类规划教材常务编委、成都市药学会理事、四川省新药评审委员。目前研究方向为 靶向给药系统的构建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包括口服胃肠道定位释药系统的研究;口服蛋白多肽类药物给药系统的研究;肿瘤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药物新剂型、新制剂的研究。获得多项奖项包括:第十一批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2015);2013年度四川大学唐立新优秀青年科研之星奖;针对多种器官组织或细胞的靶向释药系统的构建、表征及靶向特性研究;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药学会2009年“中国药学会-石药集团青年药剂学奖”;第十届四川省青年科技奖等。受邀担任Mol.Pharm杂志专刊“Recent molecular pharmaceutic development in China”客座编辑,负责国家重大新药创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以及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博导类多项课题。近五年以通讯作者在ACS nano、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发表SCI收录论文30余篇。
上一篇:法医学系组织“三严三实”专题教育
下一篇:图书馆开展“毕业季”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