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瘫后肩痛患者肌肉骨骼超声及理学检查结果相关性分析
【出 处】:
【作 者】:
施爱群
[1]
李永祥
[2]
胡兴越
[3]
王福生
[4]
赵瀛
[5]
晏正梅
[5]
王大明
[5]
【摘 要】目的 观察偏瘫后肩痛(HSP)患者不同时期理学检查结果及肌肉骨骼超声影像学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共纳入脑卒中(均为首发)后HSP患者43例,于恢复早期(卒中后3个月内)、恢复晚期(卒中后6个月)对患侧肩部进行理学检查,包括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改良Ashworth痉挛评级、被动关节活动度(ROM)检测及Brunnstrom分期评定等,同时于上述时间点采用超声扫查患侧肩关节,超声扫描区域包括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肩胛下肌腱、冈上肌腱、冈下肌腱、肩锁关节、肩峰下三角肌下滑囊等部位.结果 脑卒中恢复早期HSP患者疼痛VAS评分与Brunnstrom分期(r=-0.39,P=0.01)、肩关节被动外展(r=-0.56,P<0.01)、被动外旋(r=-0.36,P=0.02)、被动前屈(r=-0.37,P=0.02)均具有负相关性,与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病变(r=0.32,P=0.04)、肩胛下肌腱病变(r=0.31,P=0.04)、冈上肌腱病变(r=0.53,P<0.01)均具有正相关性;脑卒中恢复晚期HSP患者疼痛VAS评分与肩部Brunnstrom分期(r=-0.45,P<0.01)、被动外展(r=-0.60,P<0.01)、被动外旋(r=-0.41,P<0.01)、被动前屈(r=-0.52,P<0.01)均具有负相关性;与肌肉痉挛程度(r=0.34,P=0.03)、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病变(r=0.45,P<0.01)、肩胛下肌腱病变(r=0.33,P=0.03)、冈上肌腱病变(r=0.56,P<0.01)均具有正相关性.脑卒中恢复晚期HSP病情较恢复早期严重,恢复晚期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病变、肩胛下肌腱病变发生率较恢复早期更高(P<0.05),恢复早期、晚期冈上肌腱病变发生率均较高(分别为41.86%,46.51%),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卒中恢复早期、晚期HSP患者疼痛病情均与Brunnstrom分期、肩关节ROM具有负相关性,与肌肉骨骼超声异常结果具有正相关性;脑卒中恢复晚期HSP患者疼痛病情与肌张力具有正相关性;HSP患者肱二头肌长头肌腱及肩袖组织容易发生损伤,且以恢复晚期更容易发病.
相关热词搜索: 偏瘫后肩痛 肌肉骨骼超声 Brunnstrom分期 被动关节活动度 肌张力
上一篇: 神经肌肉电刺激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康复中的应用
下一篇: 小脑中脚扩散张量成像参数预测大脑中动脉梗死患者步行能力恢复的临床价值